四川农业大学同等学力申硕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学校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企业管理学科是一门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坚实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企业管理技能、能胜任各类工商企业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发展最早可追溯到我校农业经济管理硕士专业下设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方向(1996年)和农业企业管理方向(1997年)。2016年获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权点,设立企业管理二级学科授权点。目前学科点有导师23人,其中,教授5人,三分之二以上的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学缘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的学术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SCI、CSSCI等高水平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
目前学科点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现代管理人才为目标,重点围绕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管理、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4个方向进行研究,培养和造就精通企业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德才兼备,综合素质优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适应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1. 培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恪守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 培养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对企业管理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有一定了解,具备评述本专业文献、跟踪学术前沿的能力。
3. 掌握管理学主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掌握数据搜集与处理技术,能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善于提炼科学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积极的理论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企业管理某一专业问题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
5.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理解管理学研究领域内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外文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
研究内容 |
招生单位 |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
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求,结合电子商务经营管理、项目规划、系统开发等实践,开展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电子商务业务及商业模式、现代产业信息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战略与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
商旅学院 |
市场营销管理 |
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提档升级的新需求,结合品牌运营、市场策划、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等实践,开展研究农产品品牌建设、营销推广、销售活动策划与服务、网购消费行为与决策等方面的研究。 |
|
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 |
针对动态变化环境中的企业创新活动与战略决策迫切需要理论指导,结合战略规划、战略转型、协同创新、组织创新等实践,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竞争战略行为、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力等方面的研究。 |
|
会计与财务管理 |
针对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征,结合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会计、审计等实践,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大数据会计管理、农村资源核算、绿色会计、资本市场财务、涉农项目投融资、涉农组织财务治理、价值评估与定价、股份与股权化改革、资源价值实现等方向的研究。 |
四、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任课 教师 |
备 注 |
|
必 修 课 |
公共 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1 |
政治 教研组 |
|
英语 English |
3 |
1 |
英语 教研组 |
|
||
工商管理学科综合 Comprehensiv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3 |
1 |
综合 教研组 |
|
||
基础课 |
中级管理学 Intermediate Management |
2 |
1 |
赵智晶 朱玉蓉 董夏燕 |
|
|
中级微观经济学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
2 |
1 |
孙根紧 李晓林 王 渤 |
|
||
中级计量经济学 Intermediate Econometrics |
2 |
1 |
郭志广 李 元 程 浩 |
|
||
必修课 |
专业课 |
营销管理 Marketing Management |
2 |
2 |
邹 芳陈 晨 |
|
财务管理理论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
2 |
2 |
段吟颖 林东川 刘辰鄢 |
|
||
选 修 课 |
公共 选修课 |
哲学智慧的人文关怀 Philosophical Wisdom of Humane Care |
2 |
2 |
潘 坤 |
|
科技文献检索 Information Retriev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 |
1 |
谭 静 张永红 |
|
||
专业 选修课 |
管理研究方法论 Management Research Methods |
2 |
1 |
李良强 蒲 波 陈 娟 |
|
|
企业战略管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n Enterprise Strategic |
2 |
2 |
陈佳莹 周荣华 |
|
||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 E-commerce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2 |
2 |
高 伟 李晓林 王 冲 |
|
||
新媒体营销与品牌管理 New Media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
2 |
2 |
祖 旭 陈春梅 |
|
||
跨学科 选修课 |
可根据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其它学科硕士生课程设置中选修课程 |
五、重要环节
(一)科研诚信与道德
科研诚信与道德为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周内进行。授课时间不低于两学时,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知名度高的研究生导师、教授担任授课专家。该环节主要包括对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中的诚信与道德问题进行案例式讲解,培养研究生科研诚信精神与学术道德规范。
(二)研究生班讨论(2学分)
研究生班讨论在第2-3学期内进行。每个研究生必须参加本专业的研究生班讨论。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自主选题,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撰写综述报告或学术论文并制作多媒体汇报材料,每生每次报告及讨论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且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10学时,学科点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以及考核评分工作。
评分按100分制(60分及格),研究报告占50%,多媒体汇报展示占30%,出勤占20%,由参加当次研究生班讨论的专家共同考核决定,成绩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考核成绩为不合格者不记学分且须重修该课程,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
(三)中期考核
1.考核时间:在第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
2.考核方式:硕士研究生必须填写中期考核表,完成自评总结。学科点成立考核小组,从“培养计划制定”、“综合素质”、“学术活动”、“科研素质”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综合评价。
3.考核内容:
(1)培养计划制定: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在导师(组)指导下,完成培养计划,明确科学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计划、学位论文方向(或内容)。
(2)学术活动: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文献,参加本学科相关学术活动的情况。
(3)科研素质考核:考核综合知识与技能,参与导师(组)课题研究、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4)学分及成绩考核:按培养方案要求,课程考核成绩达到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修完学分要求。
4. 考核评估计分办法
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多方位考核,采用百分制,成绩在90分以上者为优秀,75-89分为合格,60-74分为延期,成绩低于60分为不适合继续培养,具体分为培养计划制定及执行情况、综合考试成绩、学术活动、科研素质和学分及成绩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其中,除综合考试成绩为考试卷面成绩折算外,其他四项考核成绩由考核小组商议给定。最终考核成绩=培养计划制定及执行情况(5%)+综合考成绩(40%)+学术活动(20%)+科研素质(20%)+学分及成绩(15%)。
(1)培养计划制定情况的评分:根据学生制定的培养计划和执行情况,采用百分制,由考核小组成员打分,并取平均值。
(2)综合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成绩由基础课内容(占40%),专业课内容(占40%),方向专业课内容(占20%)构成,考试成绩60分以上者为通过,否则需要补考;发表收录论文1篇的硕士研究生可以不参加综合考试,成绩按90分计算。
(3)学术活动的评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参加学术活动至少6次),采用百分制,由考核小组成员打分,并取平均值。
(4)科研素质考核评分:根据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有导师出具的具有参与科研活动的证明)、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等,采用百分制,由考核小组成员打分,并取平均值。
(5)学分及成绩考核:根据学生已经修完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的情况(以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的60%为标线),采用百分制,由考核小组成员打分,并取平均值。
各项考核内容均取得“合格”评分及其以上者,方能通过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开题报告环节,不合格者一般应在半年后重新进行考核,再次考核不合格者,按规定可终止培养,取消学籍。
(四)开题报告
1.开题时间:中期考核合格后,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
2.论文选题:选题属于本学科领域的重要或热点问题,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可行性以及相关的国内外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字数不应少于8000字;开题前研究生阅读文献不应少于50篇,其中80%以上应为学术论文,外文文献不少于20篇,近五年发表的文献不应少于10篇,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由学科点、学院或导师集中组织开题(导师组织开题需要向学科点备案);研究生导师原则上需列席研究生开题;开题专家组对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可行性等内容重点论证,形成明确的开题意见与建议;研究生根据专家意见完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半年内可以申请再次开题,再次开题仍不能通过者终止培养。对于进行开题报告后更换题目者,须按照上述程序重新进行开题。
(五)学术活动(2学分)
企业管理研究生除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之外,至少应该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5-10部,经典中文学术期刊文献50篇,经典英文学术期刊文献10篇;篇目由学科点制定。硕士生应至少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案例讨论等学术活动8次以上才能进入中期考核。导师负责考核,合格者记2学分。
六、毕业授位要求
(一)学分与成绩
最短修业年限 |
最长修业年限 |
毕业学分 |
必修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重要环节学分 |
及格成绩标准 |
2.5 |
5 |
30 |
18 |
8 |
4 |
60 |
(二)学位论文应达到本学科学位论文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