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理想信念坚定的综合性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还具备突出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能精准顺应社会及经济领域动态发展潮流。学生要系统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涵盖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关键实践技能,熟知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熟练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工具与方法,毕业后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各类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咨询服务公司等组织,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运营等多领域工作,成长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素养:全面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运营管理等核心理论体系,熟悉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行业规范以及商业文化环境。
2、专业技能:熟练运用战略规划、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开展企业经营诊断、营销策划、人力资源规划、项目管理等实际业务操作,精准解读各类商业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创新思维:培养前瞻性的商业洞察力与创新思维,能够敏锐捕捉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技术,敢于突破传统管理理念束缚,创造性地提出解决企业复杂问题的方案与策略。
综合能力:具备较强的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与抗压能力,既能高效领导团队达成目标,又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与突发事件,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书面写作及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以适应全球化商业环境。
三、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工商管理作为核心主干,聚焦企业内部全方位运营管理;经济学为学生理解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经济趋势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企业战略布局;管理学则从组织架构、决策流程、人员激励等多维度赋予通用管理智慧,夯实专业根基。
四、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实践课程与学分:开设企业运营模拟实训(3 学分)、市场营销实战演练(4 学分)、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实践(3 学分)等课程,通过模拟真实商业场景、实际项目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理解,提升实操技能。
2、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不少于 16 周的企业实习,要求学生深入企业各部门轮岗实习,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流程,积累一线工作经验;毕业设计需结合实习企业真实问题或行业热点难点,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设计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展现综合应用能力。
五、其他说明
报考本专业学生,建议入学前具备一定数学、英语基础,了解基本经济管理常识,便于快速融入专业学习节奏。学校可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学业帮扶,如开设预科课程、学习小组等,助力学生补齐短板,顺利开启专业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