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学制2.5年
入学考试科目: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网络等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如软件开发、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信息安全等,从事系统设计、程序开发、项目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能紧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为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计算机专业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核心知识,了解计算机前沿技术动态,熟悉各类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原理与关键技术,知晓主流编程语言及其应用场景。
工程基础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高等数学等工程基础知识,涉猎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数学建模等相关学科知识,为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计算机工程实践筑牢根基。
行业标准与规范知识:熟悉计算机行业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如软件开发规范、网络安全标准等,确保计算机工程工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2、能力要求:
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依据项目需求进行计算机系统设计、软件架构搭建、程序代码编写与调试,熟练操作各类开发工具与测试设备,完成从需求分析到项目上线的全流程开发,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的能力。
创新与研发能力:跟踪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敢于创新,能提出新的算法、软件架构或技术改进方案,参与新型计算机产品、前沿技术应用的研发工作,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与产业创新。
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熟练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为决策支持、业务优化等提供依据,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电商平台的推荐算法。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复杂的计算机工程项目中,与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等不同专业人员紧密协作,清晰准确地沟通技术方案、协调工作进度,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计算机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高度负责,确保软件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数据处理准确无误。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紧跟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
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素养,在计算机工程实施中注重用户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社会影响因素。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实习:
生产实习:组织学生到互联网企业、软件公司、IT 系统集成商等进行不少于四周的实习,深入了解计算机产品的研发流程、软件项目的管理模式以及网络系统的部署运维,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评价实习表现。
专业实习: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或科研兴趣方向,安排到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专项实习,参与计算机项目研发、算法优化等实际工作,积累项目经验,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成果汇报,接受校内导师考核。
2、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设置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要求学生针对给定的计算机任务,独立完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用例设计等工作,通过课程设计报告与答辩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综合实验:开展综合性计算机实验项目,模拟真实项目场景,让学生组队完成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项目实现的全过程实验,培养团队协作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考核依据实验报告质量与团队表现。
3、毕业论文:
选题:结合实习实践、专业兴趣与前沿研究热点,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系统设计、分布式云计算平台的优化研究、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等。
撰写与答辩: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运用所学理论与技术深入研究,论文需体现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功底与实际应用价值。完成撰写后,通过论文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接受专业评审。
五、其他说明
本专业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多家知名 IT 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就业与科研合作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学校配备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拥有高性能服务器、云计算平台、软件测试工具等高端仪器设备,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科研项目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助力学生成长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
六、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必修课,以及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审美等领域的通识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情怀。
2、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筑牢工程技术基础,为计算机专业学习提供支撑。
3、专业核心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信息安全、云计算等,聚焦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与关键应用技能提升。
4、专业选修课程: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技术、区块链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软件测试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安全攻防等,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自主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