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简介
学制2.5年
入学考试科目: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与调试,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能适应环境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环境工程实际问题,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土壤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核心知识,了解环境工程前沿技术动态,熟悉各类环境治理系统的架构、原理与关键技术,知晓环保设备的选型与应用场景。
工程基础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化工原理等工程基础知识,涉猎生物学、生态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环境工程实践筑牢根基。
行业标准与规范知识:熟悉环境工程行业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规范等,确保环境工程工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2、能力要求:
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依据项目需求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方案设计、设备选型与安装、工艺调试与运行,熟练操作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完成从项目规划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的能力。
创新与研发能力:跟踪环境工程技术发展趋势,敢于创新,能提出新的污染治理工艺、环境修复方案或技术改进措施,参与新型环保产品、前沿技术应用的研发工作,助力企业技术升级与产业创新。
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熟练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为环境质量评估、污染溯源、治理效果评价等提供依据,如通过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的分析制定减排策略。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复杂的环境工程项目中,与给排水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生态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不同专业人员紧密协作,清晰准确地沟通技术方案、协调工作进度,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素质要求:
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环境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高度负责,确保环境治理工程稳定有效运行,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紧跟环境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技术要求。
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素养,在环境工程实施中注重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社会影响因素。
三、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实习:
生产实习: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等进行不少于四周的实习,深入了解环保产品的生产流程、环境治理系统的运营维护以及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评价实习表现。
专业实习: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或科研兴趣方向,安排到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专项实习,参与环境项目研发、治理方案优化等实际工作,积累项目经验,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成果汇报,接受校内导师考核。
2、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设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要求学生针对给定的环境任务,独立完成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艺计算等工作,通过课程设计报告与答辩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综合实验:开展综合性环境实验项目,模拟真实环境场景,让学生组队完成从污染源调查、污染治理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实验,培养团队协作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考核依据实验报告质量与团队表现。
3、毕业论文:
选题:结合实习实践、专业兴趣与前沿研究热点,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如基于生态湿地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研究、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策略优化、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探索等。
撰写与答辩: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运用所学理论与技术深入研究,论文需体现扎实的环境专业功底与实际应用价值。完成撰写后,通过论文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接受专业评审。
五、其他说明
本专业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多家知名环保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就业与科研合作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挑战杯” 等,以赛促学,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学校配备先进的环境实验室,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水质自动监测仪等高端仪器设备,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科研项目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助力学生成长为环境工程领域的杰出人才。
六、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必修课,以及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审美等领域的通识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情怀。
2、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化工原理、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筑牢工程技术基础,为环境专业学习提供支撑。
3、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等,聚焦环境专业核心知识与关键应用技能提升。
4、专业选修课程:环境生态学、噪声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工程经济、环境伦理学、环境工程 CAD、环境生物技术、新能源与环境等,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自主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