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公诚教育!

留言

客服热线

0916-2216506 0916-2211411
西安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高起本)
西安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高起本)
授课机构西安工业大学
上课地点汉中公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0916-2211411
课程详情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

 

学制5年

入学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业务流程,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拥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涉外经贸企业、跨国公司、海关、商检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管理、跨境电商运营、外贸跟单、国际商务谈判等工作,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国际经济合作贡献力量,成为国际经贸领域的专业精英。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核心知识,熟悉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等领域知识,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前沿动态、政策法规变化及全球贸易格局。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如结合经济学原理分析贸易政策影响,依据法学知识处理国际贸易纠纷。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英语为主),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流畅地进行商务沟通、阅读外文文献、撰写外贸函电及商务报告。

    2、能力要求

具备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熟悉进出口报关、报检流程,熟练运用国际贸易术语签订合同,准确缮制各类外贸单证,如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确保国际贸易流程顺利进行。

拥有国际市场营销能力,能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制定有效的国际营销方案,开展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等活动,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具备国际物流管理能力,了解国际物流运作模式,能够合理选择物流方式、优化物流路线,协调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熟练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技巧,能在跨文化背景下与外商进行有效沟通,准确把握对方需求,运用谈判策略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协议。

具备较强的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及时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市场行情、汇率波动等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探索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如跨境电商创新运营策略。

具备团队协作与组织协调能力,在国际贸易项目中,与供应商、货代公司、银行等多方合作,协调各方利益,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素质要求

具备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保守商业机密,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与声誉。

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具备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开展工作。

三、主干学科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四、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课程实验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通过外贸模拟软件,学生虚拟完成进出口业务全过程,包括寻找客户、询盘、发盘、还盘、签订合同、报关报检、制单结汇等环节,熟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流程,实验后提交详细的业务流程报告,包含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分组模拟不同国家的贸易商,设定谈判场景,学生运用谈判技巧、策略进行商务谈判,锻炼跨文化沟通与谈判实战能力,实验结束需提交谈判总结报告,分析谈判得失及改进方向。

    2、实习实训

专业认知实习: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安排,组织学生参观外贸企业、海关、港口等单位,直观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实际运作,实习时间 1 - 2 周,实习后提交实习见闻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围绕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如 “一带一路” 倡议下某地区外贸发展机遇与挑战调研、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分析等,自主开展实地调研或线上问卷调查项目,撰写实践调研报告,提升社会问题洞察与实践研究能力,实践周期 2 - 3 个月。

毕业实习:大四上学期进行,学生深入实习单位外贸部门,参与国际贸易业务、国际市场营销、跨境电商运营等实际工作,实习时长不少于 3 个月,实习结束提交实习成果报告与单位评价反馈。

毕业设计:学生结合实习实践与专业知识,选取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课题,如某企业跨境电商营销策略优化研究、特定国家贸易壁垒应对策略分析等,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方案实施(或案例分析)、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五、其他说明

    1、本专业与多家知名涉外经贸企业、国际物流企业、跨境电商平台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同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导师进课堂等合作模式,让学生所学更贴合行业需求。

    2、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POCIB” 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国国际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贸易方向)等,以赛促学,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竞赛获奖成果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免研究生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六、课程设置

    1、通识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等,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思想、体能、外语及信息技术基础。

    2、学科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等,搭建国际经济与贸易所需的基础学科知识桥梁。

    3、专业核心课程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物流、跨境电商概论等,聚焦专业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传授,塑造专业核心竞争力。

    4、专业选修课程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开设国际商务礼仪、外贸英语口语、国际金融、贸易风险管理、国际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选修课程,学生可按需自主选择,拓宽专业视野,提升职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