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介
学制5年
入学考试科目: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基础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运维全流程,兼具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等领域,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分析、电子商务运营、项目管理等工作,助力组织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等专业核心知识,熟悉信息资源组织、检索与利用方法,了解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管理类学科基础知识,明晰企业运营管理流程与决策机制,具备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知识融合能力,同时了解行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规范等相关知识。
2、能力要求
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建模工具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与信息系统架构设计,编写规范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与设计文档。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主流编程语言(如 Java、Python 等)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Oracle 等)的操作,具备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与部署能力,能独立完成小型信息系统模块的编码实现。
拥有较强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能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如 Excel、SPSS、Python 数据分析库)对海量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可视化,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撰写专业的数据洞察报告。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与项目管理能力,在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与业务部门、技术团队有效沟通协作,把控项目进度、成本与质量,确保项目顺利交付。
3、素质要求
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工匠精神,对待信息处理与系统开发工作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确保数据准确性与系统稳定性。
- 拥有创新思维与快速学习能力,能够紧跟信息技术迭代步伐,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探索信息管理与应用的创新模式,适应数字化变革挑战。
三、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课程实验
数据库原理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数据库管理软件,学生完成数据库创建、表设计、SQL 查询语句编写、存储过程与触发器实现等实验任务,深入理解数据库底层原理与应用开发技巧,实验后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包含数据库设计思路、实验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模拟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学生分组运用 CASE 工具进行系统需求调研、业务流程建模、数据流程建模、系统架构设计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与系统设计能力,实验结束需提交详细的项目设计文档与小组实验总结。
2、实习实训
专业认知实习:在低年级阶段安排,组织学生参观知名 IT 企业、信息化标杆单位,了解信息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前沿技术展示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历程,实习时间 1 - 2 周,实习后提交实习见闻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围绕信息化热点话题,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管理问题、电商平台用户体验优化调研等,自主开展实地调研或线上数据分析项目,撰写实践调研报告,提升社会问题洞察与实践研究能力,实践周期 2 - 3 个月。
毕业实习:大四上学期进行,学生深入实习单位信息部门或 IT 项目团队,参与大型信息系统开发、运维、数据治理等实际工作,实习时长不少于 3 个月,实习结束提交实习成果报告与单位评价反馈。
毕业设计:学生结合实习实践与专业知识,选取信息管理或信息系统领域的课题,如企业数字化营销系统设计、政务大数据平台架构优化等,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系统设计方案、开发实现(或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重点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与研究能力。
五、其他说明
1、本专业与多家知名 IT 企业、行业协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同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导师进课堂等合作模式,让学生所学更贴合行业需求。
2、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 “创新、创意及创业” 挑战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竞赛获奖成果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免研究生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六、课程设置
1、通识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等,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思想、体能、外语及信息技术基础。
2、学科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筹学、程序设计基础(如 C 语言)等,搭建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所需的基础学科知识桥梁。
3、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管理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等,聚焦专业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传授,塑造专业核心竞争力。
4、专业选修课程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电子商务概论、移动应用开发、ERP 原理与实践等选修课程,学生可按需自主选择,拓宽专业视野,提升职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