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公诚教育!

留言

客服热线

0916-2216506 0916-2211411
西安工业大学——网络与新传媒(高起本)
西安工业大学——网络与新传媒(高起本)
授课机构西安工业大学
上课地点汉中公诚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联系电话0916-2211411
课程详情

网络与新传媒专业简介

 

学制5年

入学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与新媒体运营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互联网公司、新媒体机构、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等,从事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社交媒体运营、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数字营销等工作,成为推动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专业力量,具备敏锐的网络信息洞察力与出色的传播效果把控力。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新闻传播学知识: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原理、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行业规范与伦理准则,熟悉各类新闻体裁与传播模式。

网络与新媒体知识:深入学习网络传播的特点、规律与技术基础,包括网络媒体运营、社交媒体传播、网络视频制作、移动互联网应用等知识领域,掌握新媒体内容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原理。

相关学科知识:涉猎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理解受众心理与行为、市场需求与营销手段、网络技术架构等对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为专业实践提供多元知识支撑。

    2、能力要求:

内容创作与策划能力:能够依据不同新媒体平台特性与用户需求,策划兼具创意与传播价值的新闻报道、短视频、图文作品、互动式 H5 页面等多样化内容,熟练运用图文编辑软件、视频剪辑工具进行内容制作,具备一定的文案写作与视觉设计审美能力。

新媒体运营能力:熟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的运营规则与推广策略,能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新媒体账号运营方案,提升粉丝活跃度、关注度与转化率,具备网络舆情监测、分析与应对能力,及时化解公关危机。

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基本的网页设计、HTML5 编程、数据分析技术,能够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简单的网站、小程序,对新媒体运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趋势。

创新与协作能力:具备创新思维,能紧跟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潮流,探索新颖的传播形式与商业模式,善于团队协作,与技术人员、营销人员、设计人员等协同完成复杂的新媒体项目。

    3、素质要求: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新闻职业道德,确保传播内容真实、客观、公正,在网络信息洪流中坚守舆论阵地,传播正能量。

拥有敏锐的网络感知力与快速学习能力,适应新媒体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态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在跨部门、跨领域的新媒体项目合作中顺畅交流,达成目标。

三、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1、实习实训:

新媒体运营实习:安排学生到互联网企业、新媒体公司进行为期不少于三个月的实习,参与新媒体账号的日常运营、内容推广、用户互动等工作,实习结束后提交运营案例分析报告,接受实习单位与校内导师的联合考核。

新闻采编实训:在校内模拟新闻采编环境,或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部门合作,让学生实地参与网络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审核流程,完成一定数量的网络新闻作品,通过作品质量与采编流程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2、实践课程:

新媒体项目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新媒体项目实战,如策划运营一个校园新媒体品牌,涵盖内容创作、平台搭建、粉丝引流、活动策划等全流程,要求学生在项目结束后展示成果、分享经验,锻炼综合实践能力。

网络技术应用实践:设置网页制作、数据分析工具应用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个人网站搭建、新媒体数据监测分析报告等任务,考核侧重于技术掌握程度与实践成果质量。

    3、毕业论文:

选题:结合实习实践、行业热点与个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如某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网络短视频的内容创新模式分析、新媒体时代企业数字营销策略探讨等。

撰写与答辩: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运用所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深入论证,论文需展现对网络与新媒体实践问题的洞察与解决思路。完成撰写后,通过论文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接受专业评审。

五、其他说明

       本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新媒体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同时搭建校内新媒体实践平台,如校园新媒体工作室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实战经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新媒体行业大赛,如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新媒体创意大赛等,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此外,定期邀请行业资深专家、领军人物举办讲座、工作坊,分享前沿资讯与实战经验,使学生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六、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必修课,以及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审美等领域的通识选修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2、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新媒体概论、社会学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摄影摄像基础等,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理论与技术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新闻实务、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社交媒体运营、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营销、数据新闻、短视频创作等,聚焦网络与新媒体核心业务技能提升。

    4、专业选修课程:移动媒体应用开发、动画设计基础、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中的应用、跨文化网络传播、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新媒体产业研究、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等,满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自主选修。